蘑菇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蘑菇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宝贝首页>育儿问答 >施恩医院(为什么古代没有医院)

施恩医院(为什么古代没有医院)

2023-11-24 16:08:31育儿问答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施恩医院,为什么古代没有医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给自己施恩,成熟而不世故(下)1、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果以平等互利的方式来解决都是可以化解的。但是,如果矛盾涉及到了原则性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施恩医院,为什么古代没有医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给自己施恩,成熟而不世故(下)

1、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果以平等互利的方式来解决都是可以化解的。但是,如果矛盾涉及到了原则性问题,那么就必须站稳脚跟,寸步不让,即使是细节也不能让。方圆之人懂得如果原则的问题也要让步等于失去了做人的方向。

2、人们所说的原则性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尊严,一是应得的利益。尊严是精神上的原则性问题,一个人格健全的正常人是不能允许别人轻易冒犯自己的尊严的,尊严受到损害有时比物质利益的损失更能让人感到痛苦和难以忍受。一个人的素养越高越看重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正是这个意思。

3、我们说在尊严问题上必须寸步不让,但在很多情况下是自己的尊严已被人严重的侵犯了,却还不知如何申辩,结果只能白白地受气。其实,别人侮辱我们的人格,并不就意味着他的人格有多高尚,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对方,稍稍使用一点“心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为自己讨回尊严,出一口恶气。

4、在某大城市的一户人家,有一位乡下来的小保姆,由于性情实在,干活利索,给女主人的印象颇佳。但是,生性狐疑的女主人还是担心这位乡下姑娘手脚不干净,于是在试用期的最后几天想出个办法来试一试她。

5、一天早晨,小保姆起床要去做饭,在房门口捡到一元钱,她想肯定是女主人掉下的,就随手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谁知第二天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门口捡到了一张五元的钞票,这让她感到很奇怪。“莫非是在试探我吗?”小保姆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但她又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女主人是位刚从科长位子上退休的体面人,怎么会做出这样侮辱人的事情呢?这样想着,她就把钱放进了茶几底下,但心里面还是留了个心眼。

6、到了晚上,小保姆假装睡下,从卧室的窗户窥看客厅中的动静。正当她困意袭来,准备放弃这一念头时,女主人竟真的悄悄到茶几前取钱来了。小保姆彻底惊呆了,怒火冲上了她的心头:怎么可以这样小看人!她咬了咬嘴唇,下定了一个决心。

7、次日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门口发现了一张钞票,这次是十元钱。她笑了笑,把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到了傍晚,她在女主人下楼去练气功之前把这十元钱悄悄地放在了楼梯上,准备也测试女主人一番。果不出小保姆所料,女主人之所以怀疑别人手脚不干净,正是因为她自己是一个自私而贪心的人,她在下楼时看见了那十元钱,当时就眼睛一亮,然后趁着左右没人把钱塞在了口袋里。这一幕,全都被暗中偷窥的小保姆看到。

8、当晚,女主人就像科长找科员谈话一样找到了小保姆,严肃而又婉转地批评她为人还不够诚实,如果能痛改前非,还是可以留用的。小保姆故作懵懂地问:“你是不是说我捡了十元钱?”“是呀!难道你不觉得自己有错吗?”小保姆摇了摇头:“不,我不认为我做错了什么,因为我已经将那十元钱还给您了。”女主人一脸诧异:“咦,你啥时啥地还我钱了?”小保姆大声回答:“今天傍晚,公共楼梯……”女主人一听到“楼梯”两个字,登时像触了电一样浑身一颤,狼狈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9、聪明的小保姆利用了一些“心机”为自己找回了面子,女主人自然也不该再侮辱她的人格和尊严。试想一下,如果她正面反击,不讲策略又会是什么效果呢?使用一点“心机”,就可以方圆有道,一劳永逸,可见,做人还是要技巧的。

10、做人有“心机”是一个人的主观上要改变的,我们自己可以掌握。但客观环境就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了。但当逆境袭来,方圆之人懂得如何去改变,去战胜。

11、人生在世,难免风浪挫折,但许多人都一帆风顺惯了,害怕磨难,更害怕付出代价。遇到事,宁可自己吃点亏,受点气也不愿寻回公道,只求个安生,这样时间一久,窝囊气郁积在心里,一想起来就痛彻心肺,越想就越恨自己没用,于是也就越来越觉得受气,有些人就是让这股气憋了一辈子。当然,做出以鸡蛋碰石头的愚蠢之举是不足取的,但方圆之人都相信正义,相信勇气。有正义在身,就会有信心,而信心足了也就有了勇气,就能使人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讨回公道就有了希望。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曲小雪状告美国银行家的故事获得不少有益的启示。

12、曲小雪自费到美国留学,经人介绍到了一个美国老太太露易丝家打工。露易丝是一位种族歧视意识非常强的老太太,一开始就对来自中国的曲小雪很不礼貌,不允许她起英文名,而且每次叫她的时候不称呼她的名字,只摇一摇手中的摇铃。曲小雪虽然感到受了屈辱,但为了不丢掉这份工作,还是在露易丝家住下了。

13、曲小雪的工作是利用下午及晚间来照顾露易丝太太的生活起居,露易丝太太每月付她工资300美元,另外还提供两顿伙食。但是,这两顿伙食每次都是露易丝吃剩下的,而如果曲小雪吃不完,露易丝还叫她用粉碎机打碎,拌成糊状放在冰箱里,留着下顿再吃。曲小雪一开始还忍耐着,到后来终于因此事而与露易丝发生冲突。最后,曲小雪忍受不了屈辱,决定辞职。谁知,露易丝太太的儿子、华盛顿的银行家爱德华回来了,他不允许曲小雪辞职,要求她留下来继续照顾他的母亲。当曲小雪执意离去时,爱德华开始污辱她的人格,说:“我这一辈子最看不起黑人,你们中国人连黑人都不如!”并且强行翻拣曲小雪的箱子。曲小雪感觉自己被羞辱得就像当众被扒光了衣服,她要求爱德华支付她这三个星期的工资。谁知,爱德华不但不付工资,而且还抽了曲小雪一个耳光,然后抓住她的头发狠命往墙上撞,又把她推倒在地狠命地踢打。曲小雪全身血污,很快就昏厥过去。邻居听到曲小雪的哀号,赶快打了报警电话,爱德华趁曲小雪昏迷,在警察面前反咬一口,说是曲小雪被辞退后不肯离开,且先咬了爱德华的手,这才发生了冲突。曲小雪在女友的帮助下到医院做了诊断,结果证明她的髌软骨已永久性挫伤,脊椎骨错位弯曲,脑震荡也十分严重。无论是心灵还是肉体,曲小雪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

14、曲小雪知道,这一次她必须利用法律的手段为自己伸张正义,否则她注定一生都将生活在巨大创伤的阴影下不能抬头,如此年轻的她怎能就这样屈从了自己的命运呢?于是,她终于下决心状告银行家爱德华。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总算找到了一位愿意帮她的中国律师。

15、但是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在地方法庭上,爱德华雇的三个大律师极力说服了法官判定此案为庭外和解。曲小雪不服,于是上诉。每次开庭,结果仍是庭外和解,于是曲小雪继续上诉。断断续续,这场官司整整打了4年,一直打到了最高巡回法庭。在这4年里,曲小雪付出了局外人无法想象的巨大代价,她面容憔悴,疾病缠身,连头发都白了许多,但她一想到自己心灵深处的创伤会因为正义的裁决而得以安抚,就仍然感到抑制不住的兴奋。

16、终于,在最高巡回法庭上,曲小雪以自己感天地泣鬼神的强烈控诉感动了法官和陪审团,尽管爱德华的律师拼命周旋,法官还是判爱德华无故伤害罪,责令其赔偿5250美元,并当庭向原告道歉。曲小雪要求爱德华向她大声道歉,之后,她以一个中国公民的身份庄严宣告,她耗时四年打这场官司,是为了讨回做人的尊严,而不是为了这一文不值的美元。说罢,她把5250美元的支票撕得粉碎,抛向了法庭的天空。

17、曲小雪的故事给了我们两点启示:第一,一旦自己所极端珍视的人格、尊严以及某项重要的利益受到了冒犯和损害,就必须勇敢地挺身而出,不惜代价为自己求得公正,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味的忍让只会使自己吞下更难咽的苦果。第二,付出代价也要考虑自己的实力,但勇气会增加办法和实力。在这一点上曲小雪为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18、事实上,在大多数人的人生历程里,像曲小雪所经历过的如此之大的屈辱是不多见的,但是,一旦这样的屈辱发生在你的身上,作为影响你人生的一道关坎出现了,你是不是有勇气挺身而出,为自己讨回公道呢?如果说在一个民主制度、法律制度尚不十分健全、人治大于法治的社会里讨回公道还是极为艰难的话,那么随着我国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推进,我们相信自觉而勇敢地利用法律手段为自己洗刷屈辱、求得正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在此前提之下惟一需要考虑的就是个人的勇气与毅力:挺起胸脯,就能云开日现;蜷起身子,就只能一辈子受气。

19、成人之美是君子的行为,这方显做人之成熟,而小人,多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也显做人之世故。

20、孟子说:“尧把需要舜这类的贤人当作自己的忧虑,舜把需要禹、皋陶这类的贤人当作自己的忧虑,农民把百亩田地耕做不好当作自己的忧虑。把财物奖赏给他人就是恩惠,把美好的品德传授给他人就是忠诚,为天下推荐贤才就是仁义。所以把天下委托给他人容易,为天下寻求贤才就困难。”能为天下选得人才的人,不仅要使一人归服,而且要使天下人都归服,使后代人也归服。

21、要想取人,就要运用“心机”,成人之美,称人之善。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则相反。”又说:“毁人的善以为善,狡奸怀诈以为智,希望他人出过错,耻于学习又羞于无能,这就是小人。”称赞人的长处,成就人的美德,都能使人产生一种由衷的喜悦。

22、掠人之美,作为自己的美;贪人之功,作为自己的功;窃人之善,作为自己的善,这都是应该严格警戒的。颜之推说:“凡是有一个字可取于人的人,都要显示他称赞他,不能偷窃他人之美作为自己的美。”李翱说:“古代的君子,对于他人的善,害怕不能知道;既知道了,又耻于不能称赞他;能称赞他,又耻于不能成就他。”

23、要想做到这样,就得依靠大功力、大涵养,并深深地体会到我称赞人们,人们也会称赞我;我成就他人,他人也会成就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哲理。要成人之美,就要善于推举人,善于成就人。成就他人之美,也就是说他人有计划、有图谋、有事业、有作为、有请求,只要我力所能及,都给予支援、同情、帮助,促使他功成业就。千万不可你为你,我为我,不肯为他人出力量、出财物,袖手旁观,让他去自生自灭、自成自败。

24、要想到他的成就,就像我的成就,他的能力,就像我的能力,这就是为天地间造成人才的大度。推举的人不及我,推举之后要使他赶上我,再使他超过我,即使居我之上,也没有嫉妒之心。这时候,千万不能再产生嫉妒人才的心理。

25、为天下举才,就要为天下惜才,这只有大德大仁的人才能做到。从领袖人物的角度来说,更需要这一点,把为天下选拔人才作为自己的第一件事来做。鲍叔牙推举管仲,致使齐桓公称霸天下。管仲病时,桓公问他谁可以接替他,因平常没有留心接班人,而无言回答。桓公以易牙、开方、竖刁来问,管仲说:“易牙为了适应君主而杀子,没有人情,不能用;开方背亲而事君,也没有人情,不能用。竖刁自宫以事君,同样没有人情,同样不能用。”

26、桓公就得到身死不葬的下场,齐国的霸业也就坠落了。管仲的失败就在于没有成人之美。

27、宋朝时期,王沂公掌管大权,所有升官的人,都要经过他挑选才行。范仲淹乘机讽刺他说:“使天下士人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责任,王沂公的盛德唯独缺少这一条。”王沂公说:“执政而想使恩归于己,这个怨恨归谁呢?”范仲淹佩服他的这句话,后代的人也承认这种说法。

28、李方做宰相时,有来求职的,见他的才不可用,就正色拒绝他。已经选用的,或是不能用,必然和颜悦色地待他。学生们问原因,他回答说:“用贤才,是君主的事,如果接受了他的请求,这就是施恩,所以我一概拒绝,使恩归君主。他得不到取用,就大失所望,如果没有好的语言来对待他,就是取怨之道。使他知道不能成就的原因,更加勤勉地进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宏大温和,忠公体国,成人之美,也成全了自己的名声。

29、小人不一定愿意做小人,只是有时也迫不得已。如果我们以仇视的心去对待小人,跟他们划清界线,弄不好,我们也会成小人的攻击对象,成为别人眼中的“小人”。

30、“小人”每个地方都有,这种人常常是一个团体纷扰之所在,他们的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很令人讨厌,所以有些人对这种人不但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

31、仇视小人固足以显出你的正义,但在社会交往中,这并不是保身之道,反而凸显了你的正义的不切实际,因为你的“正义”公然暴露了这些小人的无耻、不义。再坏的人也不愿意被人批评“很坏”,总要披一件伪善的外衣,这是人性,而你特意凸显的“正义”,却照出了小人的原形,这不是故意和他们过意不去吗?君子不畏流言不畏攻讦,因为他问心无愧,小人看你暴露了他的真面目,为了自保,为了掩饰,他是会对你展开反击的。也许你不怕他们的反击,也许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始终是不法的手段,而且不会轻易罢手。你别说你不怕他们对你的攻击,看看历史的血迹吧,有几个忠臣抵挡得过奸臣的陷害?

32、所以,和小人保持距离就好了,不必嫉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线,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何况你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小人,因为“小人”是一种人性现象,而人性是恒古存在的,因此不如和他们保持一种“生态”上的平衡。而且,有他们的存在,才能彰显你这“正人君子”的价值与可贵。另外有一点也必需了解,“小人”有时也会有一些“正义”,会不留情面地揭人隐私与不法,这对游走于法令边缘的人,未尝不是一种威胁,“小人”还是有某种存在价值的。

33、至于君子,你也不必去逢迎拍马,因为真正的君子一般都有洁癖,他们不喜欢这些非正道的行为。固然人都喜欢被奉承,喜欢一群人把他捧得高高的,但真正的君子会自省,一旦发现你是故意在奉承他,他基于洁癖,反而会故意疏远你,甚至生起嫌恶之心,对你,这就弄巧成拙了。

34、所以,对真正的君子,保持你的不卑不亢就行了,这种君子反而欣赏你这种风格。

35、人在社会里阴暗复杂,常令人不知如何举措,多听多看,谁是君子谁是小人,了然于胸矣!

36、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的姑苏慕容家族有一门很特别的武功,叫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门武功的独特之处在于敌人用什么招数打你,那么你便会把这种招数打到敌人身上。在现实生活中,对待“恶人”如若能用上这种招数,那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37、西门豹治邺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他就采用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招数,让那些欺凌百姓的恶人受到了自食其果的下场。

38、魏文侯时,西门豹做邺都(在河南省)太守。西门豹上任后,见四处萧条,人民很少。便召当地的百姓来问民间有什么疾苦,弄到这般!老百姓异口同声说最苦的就是河伯娶妇了。

39、“奇怪!奇怪!河伯又怎能娶妇呢?”西门豹惊讶地说,“其中必定有乾坤,请说给我听吧!”

40、其中一位老者说:“漳水自漳岭而来,由沙城而东,经过邺都,是为漳。河伯就是漳河之神,传闻这个神爱好美女,每年要奉献一个夫人给他,就可保雨水调匀,年丰岁稔,不然的话,河神一怒,必致河水泛滥,漂溺人家。”

41、西门豹又问道:“究竟是谁弄的花样?”

42、“是那一班神棍搅的。这一带经常患天灾,人民甚苦,对于这件事又不敢不从。每年那班神棍伙同一班土豪及衙役,乘机赋科民间几百万,除少许作为河伯娶妇费用外,其余便二一分作五,分入私囊去了。”

43、“老百姓任其瓜分,难道一句话也不说?”

44、“唉!”老者说道,“试问在公势与私势的夹迫之下,谁敢说半个不字!何况他们打着为百姓服务的官腔。每当初春下种的时候,那班主事神棍及乡绅等,便到处去寻访女子,见有几分姿色的,便说此女可以做河伯夫人了。有父母不愿意的,便多出些钱,叫去找另一个;没有钱的惟有把女孩送上。这样,神棍便领这女孩到河边的“行宫”住下来。沐浴更衣,然后择一吉日,把女孩打扮一番,放在一条草垫上,浮在河里,漂流了一会便自行沉下去做河伯夫人。这样一来,凡有女孩的人家都纷纷迁徙逃避,所以城里人的就越来越少了。”

45、西门豹一边听,一边眉头越皱越紧,问:“这里的水灾情况怎样?”

46、“还好,自从年年进贡了河伯夫人之后,没有发生过漂家荡产的大水灾。但究竟因本处地势高,有地方没有水源,没有水灾。可又有旱灾之苦!”

47、“好吧!”西门豹最后说,“既然河伯这么有灵,当娶新夫人的时候,请来告诉我去观观礼。”

48、到时,那几位老者果然来告诉西门豹,说本年度的新夫人已选出,定期行礼。

49、这是一个隆重的日子,西门豹特别穿起官袍礼服,命令全城官绅等都来参加。远近百姓闻讯从四乡跑来看热闹,河边聚集了几千人,盛况空前。

50、一位“媒人”乡绅,把主事的大巫拥过来了。西门豹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女,一副了不起的傲态,她后面跟着二十多位女弟子,衣冠楚楚,捧着巾栉炉香,侍候在左右。

51、西门豹开口问:“请把那位河伯夫人带过来给本官看看好不好?”

52、老巫不说话,示意弟子去把河伯夫人带来。

53、西门豹很注意的审视未来的河伯夫人,见她衣着朴素,不见得怎样漂亮,而且愁容满面的,便对老巫及左右的官绅弟子说:

54、“河伯是位显赫的贵神,娶妇必定是位绝色的女子才相称,我看这位女子,丑陋得很,不配做河伯夫人。现请大巫先去报告河伯,说本官再给他找一位漂亮的夫人,然后改期奉献给他。”

55、他一面叫左右卫士把老巫丢下河里去。左右的人大惊失色,西门豹若无其事地静静等候。

56、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又说:“老妇人做事太没劲了,去报信这么久还不见回来。还是派一位能干的弟子走走吧!”

57、又催卫士把为首的一位女弟子也抛下河去,不久又说:“连弟子都不回话了,再叫一位去!”

58、连续抛了三个弟子落去,一个也没有回头。

59、“哦!是了。”西门豹还像演戏一样,说,“他们都是女流之辈,不会办事的,还是请一位能干绅士去吧!”

60、那绅士方欲恳求,西门豹却大喝一声:“毋容推搪,速去速回!”卫士于是左牵右拉,不由分说,“咚”的一声,将绅士丢下河里去,溅起一阵水花,旁观者皆为吐舌,靠近的不敢出声,远站着在交头接耳。

61、只见西门豹整衣正冠,向河里深深作揖叩头,恭敬等候。过了好一会,他又似埋怨着说:

62、“这位乡绅简直泄气之至,平日只晓得鱼肉乡民,连这点小事都办不来,真是岂有此理!--也罢,既然他年老不济事,你们这班年轻的给我走一走!”他顺手向那班衙役里长一指。

63、这一指吓得他们面如土色,汗流浃背,一齐跪下去,叩头哀求,血流满面,都像打摆子发冷一样。

64、“且再待一会吧!”西门豹自言自语说。

65、又过了一刻钟光景,西门豹感叹一声,对大家说:“河水滔滔,去而不返,河伯安在?枉杀民间女子,你们要负起全部责任!”

66、“启禀大人!我们是被骗的,全是女巫指使!”众人异口同声说。

67、“混蛋!”西门豹正色斥责起来,“好人又怎会跟坏人做坏事?今日姑且饶你们一次,给你们重新做人的机会!”

68、“可是,今天主凶的神棍已死,以后再有人说起河伯娶妇的事,即令其人做媒,往河伯处报讯!”

69、西门豹把这班助巫为虐的财产没收,全部发还给老百姓,将那批女弟子配给年长的王老五做老婆。巫风邪说遂绝,逃避他乡的居民亦纷纷回故里安居。

70、西门豹治邺的手法正是采用了慕容家族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手法,使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既给那些无端逝去的年轻生命报了仇,也止住了河伯娶妇这一歪风邪说,发展了当地的经济,可谓是“一箭三雕”,功勋卓越。试想一下,如果西门豹不是采用这一让人“心服口服”的方法来治理这一社会毒瘤,而是采取强硬阻止的方法来实施,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做人要有“心机”,其精妙之处也正在此吧!

二、为什么古代没有医院

1、中国古代怎么可能没有医院?发达的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没有发达的医学,也不能称为灿烂的文明。中国周代就有医院,只不过古代医院的名字并不是现代的称呼,遍布各地的药房也同时兼有医院的职能。

2、“医院”在中国很早就有。根据《管子》记载,春秋时期,管仲为相时在齐国都城临淄建立“养病院”,“凡国都皆有掌养疾,聋盲,喑哑,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面养之疾,官而食衣之,殊身而后止。”相当于残疾患者收容。

3、如果说管仲所建的养病院算不上是真正的医院,那么真正的医院的产生在古代和疫病的流行是有很大关系的。西汉时期有过地区性旱灾,导致疫病流行,于是皇帝命选派医生在专门指定的地点给百姓看病。东汉末年桓帝时的中郎将皇甫规曾经建立过部队野战医院。因为军中疫病流行,皇甫规租用民房将患者集中起来治疗,此地被称为“庵庐”。

4、宋代在州县设立“安乐坊”、“安济坊”,开设门诊部,称为“和剂局”。和剂局的药房称为“和剂局方”在当时通行。南宋时期把药局称为太平惠民局,北宋流传下来的《和剂局方》改称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共有十三卷,分为多个门类,包括:伤寒、诸虚、痰饮等等。

5、至于给皇帝看病保健的太医院更是设置严密。元代之前没有单独的太医院。太医署、太医局这类的机构一般属于太常寺。金元时期始有“太医院”的称呼,元代的太医院成为独立的机构,这时候的太医院不仅负责医疗,还负责制作御药。明代的太医院划分比较详细,有院使、院判、御医、吏目,还有生药库、惠民药局。

6、谁说中国古代没有医院?还煞有介事地分析:医院之所以没能在中国古代发展起来,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中国古代的医生,在医患关系中很被动;二是医生之间的保密风气很严重。

7、你去博物馆看看一块南宋传下来的《平江图》碑刻,上面有一座建筑,就标有“医院”两字,这便是南宋苏州的一所医院,又叫安养院,是浙西提刑林介修建来收治病囚的。这所以医院有“屋百础,田三顷,饮食卧藉熏燎之物靡不具,护视典领临督之人靡不力,贮藏颁给激犒之法靡不臧。简良材,萃名方,以授大小医而精炼治之”。

8、实际上,宋朝时,各地均建有医院。医院有时又叫做“病坊”,北宋元祐年间,“苏文忠公知杭州,以私帑金五十两助官缗,于城中置病坊一所,名‘安乐’,以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其后,病坊更名为“安济坊”。崇宁元年(1102),朝廷诏令全国各路遍置安济坊;大观四年(1110),又颁行“安济法”:凡户数达到千户以上的城寨,均要设立安济坊,凡境内有病卧无依之人,均可送入安济坊收治。安济坊“宜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以防渐染。又作厨舍,以为汤药饮食人宿舍。”即实行病人隔离制,并提供汤药、伙食。

9、宋代的药铺,通常有医生坐诊,类似于门诊部。比如南宋临安府的施药局,“来者诊视,详其病源,给药医治”,“民以病状投局,则畀之药,必奏更生之效”。你能说这不是医院?

10、中国的中药大多“坐堂问诊”,比喻“同仁堂”、“一笑堂”、“九芝堂”…等等。二是郎中上门诊疗,开具药方,让患者去药铺按方抓药。在如今,当年的“赤脚医生”就是背着药箱上门服务和治疗。古代,是医药分家的,中医大多在药店里坐堂,诊断,开药方。中医不打针,不动手术,也就不用住院了,只需郎中开几副药或上门诊治几次,就行了,所以没有医院或没有医院的叫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家家都还有熬中药的瓦罐,中药渣倒在马路中央,让车辆碾压和千人踩万人踏地把病魔和噩运带走!

11、古代医生们大有存在,只是没有挂有"医院"二字招牌了,如果古代真的不存在医院,那百姓们的病谁来治,那历朝历代封建王朝的皇上,达官权贵们的病谁来看?但是有一点我相信,古代医疗设备比较落后,没有什么B超化验,但手术刮骨疗伤还是存在滴。

12、据北斗七星所知,古时候的医院,只是名称叫法不一样,老百姓的看病之处叫"养生堂“,当然民间游医,与寺庙中的和尚妮姑们,也担任为民治病的角色。

13、而古代皇权贵族们看病的地方多叫"太医院”,而太医院专为皇上,三宫六院的妃子们,朝庭官员看病,并不向民间平民百姓开放,更不象今天的你我,可以自由进出各大医院。

14、古时候的医生们,除外国传教士之外,多为中医,也有坐堂问诊,也靠的是"听,闻,问,切"。譬如黄飞鸿祖传的"宝芝林”,就是典型的民间医馆,靠着祖传医术与秘方闻名于世,还有"九芝堂"生产的六味地方丸,成为了祖国医药经典。

15、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壮大与广泛交流,民间医生被政府整合规范,分专科专室,逐渐形成了为民医病,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守护神,请大家尊重医学,尊重医生们的劳动果实,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16、先说观点:古代中国没有医院的说法是不够严谨的。

17、明代在中央设置太医院、生药库和惠民药局。太医院中有一位院使,两位院判,十几位御医。生药库和惠民药局各有一位大使和一位副使。

18、太医院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皇帝和家属的医疗,这个不必细说。此外,遇到亲王、贵戚有病时,太医院会根据皇帝的旨意派人前去诊治,“文武大臣及外国君长有疾,亦奉旨往视。其治疗可否,皆具本覆奏。”

19、此外,明代时还会在地方上设置惠民药局,由太医院派驻医生,“外府州县置惠民药局。边关卫所及人聚处,各设医生、医士或医官,俱由本院试遣。”

20、这种医生、医官的数量不多,估计一个县也就是一两个人,府州的惠民药局的医生也不会太多,肯定不会超过太医院的十几位御医。这些其实就是明代官办的医疗机构,其实也就是官办的医院了。

21、而这些选派的医生的来源,是需要太医院通过考试录用的,太医院还会定期对他们进行考核:“凡医家子弟,择师而教之。三年、五年一试、再试、三试,乃黜陟之。”

22、这些官方的药局之外,还有民间大量的医生存在。

23、讨论古代医院这个问题,我们还要考虑下面两个方面:第一是古代中医的治疗手段,第二是经济上的可行性。

24、古代中医主要是诊断病情,开出方药给病人服用,有时候也会使用针灸、推拿、按摩、刮痧等治疗手段。

25、对于大部分病人来说,医生诊断、开出方剂之后,照方抓药,内服外敷,只要慢慢等待它发挥药效。这中间,就算守在医生身边也没有用,病人宁愿在家服药。

26、有些外伤或者急症的病人,短期内有可能需要留在医生那里,但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少数的,一旦病情缓解,应该还是回家用药。

27、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行医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不是搞慈善。如果收留病人,势必要扩大规模,增加的费用最终还是由病人承担。这也会促使病人选择拿药回家,以节省费用。此外,古代交通不便,病人只能选择就地诊治。

28、中国古代的医疗体系虽然原始,但具备起码的框架。只是种种因素决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医院迟迟没能出现。

29、我是千秋文史,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30、医院给我们的错觉应该是西方传入中国的。

31、其实不然,我国古代的医院历史是悠久的,只是名称不叫医院而已。

32、我国古代医院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33、我国的古代医院,起源于春秋初期。

34、我们来解释下,这句话的意识是,当时齐国的管仲,曾在京都设立了很多处收容聋哑、盲、瘫痪等的医疗福利结构,给予食宿和治疗,直到疾病好以后离开。

35、这是公元前七世纪发生的事情,算是最早医院的雏形吧,这比欧洲在公元前四世纪创建的罗马疗养院要早了近三百年。

36、西汉初期,晁错向汉文帝提出“募民兴塞”,同时强调要设置医药以救疾病。

37、《汉书》记载,汉代元始二年(公元2年),由于黄河一带旱灾引发瘟疫,汉平帝下令,在疫区集中收治病人,这种临时性的“时疫病院”即是现代传染病医院的前身,也是最早的公立医院。

38、从汉末到南北朝,佛教盛行,由于很多僧侣精通医术,因此部分寺院成了收治病人的机构,当然寺院的救治时属于慈善事业的。

39、南齐永明四年(491年)当时吴兴一带洪水,随后爆发瘟疫,竟陵王把自己的住宅腾出来收治病人,这便是我国最早的私立医院。

40、隋唐时期国家空前的繁荣,医院发展很快,初期称“悲田坊”,开元年间改为“病坊”,遍布全国各州镇。

41、同时还开设“病人坊”,收治麻风病人,集中隔离治疗。

42、南北朝时期创建的宫廷保健机构—太医署,到了隋唐更加完善,下设体疗、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等专科。这是官办的医疗保健医院同时也培养医疗人才,是世界最早的医校。

43、时间到了宋朝,各类医院更是广泛设置。

44、公元1076年,在开封创建卖药所,并很快在全国推广,后来改称和剂惠民局,为群众买要治病带来极大的便利。

45、《苏州府志》记载,公元1089年苏轼等人在杭州建立“安济坊”,专门收治穷苦贫民,当时已经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病历记录。

46、把唐代的太医署改名为太医局,性质依然是教学和医疗的综合机构。

施恩医院(为什么古代没有医院)

47、此外还建立了专门收治弃婴的慈幼局,专门收治军人的医药院,囚犯的病囚院,收治老弱病人的福田院。

48、元朝时,除了各路设有养济院和惠民药局以外,还建立了一些阿拉伯式的医院——广惠司和回回药物院。

49、到了明朝初期,边关卫所和人口聚集的村镇都设立了以内诊为主的惠民药局,并且还设立了收治鳏寡孤独和残疾人员的养济院。

50、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设立的太医院已经分设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等十三个科。

51、明朝中期以后,西方医学开始传入,1569年,澳门主教加奈罗在澳门建立教会医院。

52、到了清代以后,西方医院在我国不断建立,这也对我国传统的医院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3、综上,我国古代就有医院,从春秋的医疗福利机构,汉朝的瘟疫临时救助机构,晋代的福利病院,到隋唐的悲田坊,形成了医院的早期形式,宋代各专门医院的建立标志着专业化的发展,元代的广惠司和明清西方医院的建立,促进了中西医学的交流和发展。

54、恰恰相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

55、《诸子集成,管子卷》记载:“凡国都皆有掌养疾,聋盲,暗哑,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官而食衣之,殊身而后止。”可见春秋初期(公元前7世纪)齐国政治家管仲便创制了“养病院”,这是古代官方医院的最早记载。

56、汉朝元始二年(公元2年),黄河一带发生旱灾,瘟疫流行,于是皇帝刘衍在当地设置了许多医生和药物,免费给老百姓治病,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立的临时性医院。

57、南齐永明九年(491年),吴兴一带发大水,疫病猖獗,竟陵的王萧把自己的住宅腾出来,设医置药,收养贫病,这是中国私立慈善医院的最早形式。

58、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孝文帝(元宏)曾在洛阳设立“别坊”,派遣了四个医生,购备药物。凡是无力医疗的,都可以去就医。

59、唐朝的医院都叫做“病坊”。开源二十年(733年)就开始有病坊的名称了。当时病坊大多设立于庙宇,主持者大都是僧尼。不仅长安和洛阳这样的大城市有,其他各州亦有设立。

60、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曾捐献了50两纹银。与公家经费合起来开办病坊,名为“安乐坊”,三年医好了上千名病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私合办医院。

61、此后至明,各州县大都设有公立医院,叫做“安济坊”。私人办的医院名为“养济院”、“寿安院”;慈善机构班的医院名为“慈幼局”,愤懑别类招收和诊疗病人。

62、当然,这些医院始终以施善济贫或宣扬总交易里为主要任务,在医学研究与医学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方面,或医疗及护理人员的训练方面,并没有重要角色,也极少有专业的医生职务、科别分类等。

63、“医院”名词最早出现,始于13世纪苏州市平面图“平江图”中。明初,洪武年间的《姑苏志》记载“安养院在州铃厅后,旧曰医院。”这个“医院”始于南宋宝庆年间,当时称为“安养院”,其主要功能实际上让等待审判的生病囚犯养病,其任务更接近于政治性而非科学性,也没有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

64、“医院”名称的真正出现,要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

65、近代“医院”一词的出现与西医进入中国有关。欧洲新教传教士于1833年广州创办的教会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1837年初第一次提到“广东省城医院”:“今有此教(耶稣教)之门徒,普济施恩,开医院、广行阴骘、尽情。真可谓怀赒急之仁。每日接杂病人及各项症效……有盲目者来,多人复见。连染痼疾,得医矣。四方之人常院内挤拥,好不闹热。医生温和慈心,不忍坐视颠危而不持不扶也。贵贱男女老幼,诸品会聚得痊。”这段文字虽然仍以“普济施恩”为医院的主要特色,但已谈到医生的角色、治疗的重点(眼疾)等属医药专业的细节。不过并未提及留医(即住院)教学、研究等近代西方医院的主要活动,同时也尽量淡化了医院的宗教因素。

66、此后,“医院”一词渐约定俗成地指涉西洋传教士在商埠设立的医疗场所。1876年,由傅兰雅( John Fryer,1839-1928)编的以宣传西方科技为目标的上海传教刊物《格致汇编》则这样描述“医院”:“凡贫病者一概送诊,如为重病可以住宿,有名之医生治病发药不取分文……所设之医院大半与教会相副,间有教外行善之人所设者。又有专为治西人疾病者。”该文作者也提及当时华人多不信西医,而且愿意捐钱建院的人很少。

67、到了20世纪,在华的西式医院,尤其以其新教背景的医院有更令人注目的发展,如1906年由耶鲁大学雅礼协会在长沙兴办的湘雅医院、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设立的北京协和医院与医学院、前身为1835年广州眼科医院的中山大学医院均为近代中国西医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直至今日仍然是全中国最重要的西医院。又如建于1912年,以淡水马偕医馆为基础的马偕医院,也一直是台湾的重要医院。有教会背景的西式医院在整个20世纪的华人社会发展极为蓬勃。

68、 1936年由著名的伍连德与王吉民合著的《中国医史》一书记录了1934年中国各省共426所西式医院的统计,其中江淅最多,冀、鲁次之,闽、粤又次之,偏远的甘肃与黑龙江也各有一所。可以说,20世纪上半叶是专业西式医院在中国奠定基础的时代。

69、医院成为今天这样规模化治疗,肯定是需要经过发展的。如果不经过发展,而一步成为今天这样,哪有这样的空中楼阁。

70、财政无法支撑医院的支出,是中国古代不能长期规模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71、中国古代曾经是出现过规模化治疗的,但都是临时性的机构。另外,当时的中医并不是以规模化治疗为本,而是以病人为本。

72、中国古代曾出现过医院,汉平帝年间:“郡国大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是有记载的较早医院,但这种医院只有出现瘟疫或者灾难时临时设置,原因是医院大多入不敷出,对国家财政会造成非常大的赤字,于是只能临时设置。

73、北宋年间,朝廷也有设置安济坊,专门提供医疗、诊断、收养病人,免除汤药费和伙食费。这也有局限,朝廷的财力只能在城市等地方设置,肯定是不能下乡的,这种福利机构给国家、州郡财政造成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当时有人说:“不养健儿,却养乞儿,不管活人,只管死尸”。

74、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医是以病人为本,而不是以效率为本。

75、今天的规模化治疗,虽然效率很高,但是病人对医院的反感也多,这就是现代医疗注重效率,导致病人的就医体验被迫降低的结果。

76、名医范文甫曾有一副对联,很能代表当时医生这个群体的主流想法:“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传统的中医很有清晰的价值观,他们往往在金钱和病人之间,选择病人。这就使得中医在古代有非常高的声望,但同时因为中医收益不高,所以本来就难学的医学,从业的人更少。

77、近代以来使医院能够成规模化的治疗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商业资本,因为能够从医院获得利润,所以医院才能够像工厂一样源源不断的接受病人,输出健康的人。这种的好处是医院之间互有竞争,就医体验好,患者一般很满意。坏处是,平民没钱都看不起病。

78、还有一种就是公立或国有医院,这种医院通过国家对国民收税补,以此补贴医院,这就使得医院不用盈利也可以大规模的治疗病人。这种规模化的好处就是效率高,平民也能看得起医生。坏处就是因为看病的平民多,就医体验差,民众对医院医生充满了愤怒。

79、古代时期最早的时候是行医,什么叫行医:就是到处走动给人看病的人称为行。那时期人口少,村落不集中只能行医看病了。还有一些大仙道家人,寺庙的僧人也懂医术也能治疗病理。坐珍看病是从南宋时期产生的…!宫廷御医是不在民间看病的。从国民时期才有了看病收留下来治病的哦。后来有了西方人士来到中国建立了各种不等的医院,才有了医院。医院的建立有利于民生,延长人的寿命好处多多…。以后会出现家庭医院与正规医院联盟更有利于民生。

三、一个医生的故事

我们是在来美国的第二年,搬到现在的住处的。算起来我们一共住过三个地方,都围着一个叫作“雅典”的小城,只是从近郊到远郊,继而到乡村,越搬越荒僻。

刚搬来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这个小地方相当“有文化”。小镇中心有一栋标志性的绛红色建筑,造型古朴,非常别致。那是旧日的县法院。看来,这还是旧时代的小镇规划思路:为了突出“中心地位”,建筑物就正正地挡在主干道上,车马人等,都必须减速绕行。所以,我每次回家,都会在邻近小镇的最后一个高坡上,看到这幅以绛红色为主体的“风景画”。然后减速,欣赏着画面的逼近,也心里暖暖地对自己说:“要到家了。”

在接近这栋建筑的时候,它的墙面已经成为整个红色画面的背景。此刻,正对着我们的是一座白色的大理石雕像。红白相映的色彩,对比非常鲜明。那是一尊站立的人像,一个绅士模样的中年人,微低着头,显得十分谦和。

第一次去探访“他”,还是借了一个朋友来访的机会。朋友是研究历史的,对我们的小镇充满好奇,执意要登上这个“孤岛”看看。我们陪着上去后,才发现那里内容相当丰富。例如,有历次战争期间,这里的居民参战和阵亡的纪念铜牌,有南北战争期间留下的大炮,等等。最后,我们来到这座大理石雕像前。底座上的文字非常简洁。他是出生在这里的一名医生,似乎有过什么特殊的贡献,可惜这唯一要紧的内容,却牵涉一个很生僻的英语单词。所以和“他”相遇却没有真正相识。但是,那次我们还是记住了他的姓名和生卒年月:克劳弗德·威廉姆森·朗医生(1815—1878)。

万幸的是,这个记忆在不久以后派上了用场。一天,我们行驶在85号州际公路上,忽然在一块一晃而过的路牌上,发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克劳弗德·威廉姆森·朗医生博物馆,杰弗逊县。杰弗逊县,就是我们在搬家之前住的地方,是我们在美国的第二个住处。朗医生和我们真是有缘。这次我们下了决心,一定要专程拜访这名乡村医生。

纪念朗医生的博物馆坐落在杰弗逊县的中心杰克逊镇上。这一栋小小的普通房子,就是当年朗医生行医的诊所。

在朗医生博物馆里,我们才明白自己是多么孤陋寡闻。他确实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可是,他也是在这个世界树立了一块重要里程碑的人。当初,我们在他的纪念雕像前没能明白的那个英语单词,是“乙醚麻醉术”——这项使用至今、令全世界无数人受益的技术,是朗医生发明的,他是这项技术的第一个手术使用者。

朗医生的一生都是在平凡中度过的。他高高的个子、宽大的额头,有一双蓝得非常纯净的眼睛。他性格温和,行医认真,是一位好医生。他也有很好的艺术修养,兴趣广泛,喜欢戏剧和文学。终其一生,他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戏剧化的.生活。

他也曾在纽约行医,可是,最终他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他和弟弟一起,开了一个小药铺。美国早期的生活是非常简朴的,当时的乡村医生必须医药兼备,很像旧时中国的郎中。在今天的朗医生博物馆里,还保留着他当年行医的诊所兼药铺,当时一些小手术也在里面进行。于是,如何快速有效地麻醉,成为乡村医生面临的一个大问题。麻醉方式也一直是医学界的一个重大研究项目。朗医生和其他医学界人士的区别,就在于他是一个乡村医生,因此更注重实际操作。他在苦于无法更好解决麻醉问题的时候,想起他在学生时代的游戏。他是科班出身的医科毕业生。那些年轻学生,曾经在一次“乙醚晚会”上吸服乙醚。他记得有人在那天被意外碰伤,却由于乙醚的作用,一点都没有感觉到痛苦。这个细节促使他确立了研究方向,并且立即付诸实践。

1842年,他首次运用乙醚麻醉术,为一个乡亲的颈部肿瘤做手术,获得成功。成功之后,他很高兴。可他丝毫没有想过,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应该做的事情,是赶紧去申请专利,等着出名。

4年后,有人做了同样的事情,并且申请了专利。朗医生听说了这件事。同时,也听说有一笔可观的奖金。他不是富人,他需要钱。所以,他在佐治亚州开具证明,试图取得他应得的那笔奖金。最终,奖金被取消了。他并没有因此愤愤不平,而是回到小镇,继续做他的乡村医生。

朗医生从没有过度关注过自己的贡献。他只是安静地享受生活,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为一名妇女接生。当孩子顺利降生时,朗医生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几小时后,在病人的家里,他平静地离开人世。

然而,淡泊名利的朗医生,经历过一次南北战争。这场战争带给他的是:他的大学同班同学、同寝室的室友、也是他的终身好友——亚力山大·汉密尔顿·斯蒂芬斯,在南北战争期间,成了南方邦联的副总统。

朗医生一生没有涉入政坛,自始至终就是一名医生。但是,朗医生却和斯蒂芬斯——这位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人物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相互敬重。斯蒂芬斯比朗医生大3岁,却比他还多活了5年。那时,美国国会曾决定由每个州送两尊本州英雄的塑像,象征这个州的光荣历史,并将之永久地安放在国会大厦。佐治亚州就“英雄的确定”展开激烈的讨论。斯蒂芬斯在临终前的最后一次公开演说中,强烈地呼吁将朗医生——这个为人类幸福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和在美国建国之前、建立佐治亚殖民地的英国总督奥格拉索普一起,作为佐治亚州的英雄,将他们的塑像送往国会大厦。

这次演说之后几个星期,斯蒂芬斯就去世了。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呼吁起了一半的作用:佐治亚的人民果然推举了朗医生,但也同时推举了他。就这样,他们的塑像被一起送进华盛顿的国会大厦。

朗医生的大理石雕像同时被制作了两尊,一尊送去华盛顿,另一尊就留在他的家乡。那就是我们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的白色大理石雕像。我们这才发现,原来我们生活的乡村,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地方。

对陈晓兰来说.她永远不能忘记的是1997年7月24日,这个改变她命运的日子。那时她还是一个医生,因为她为人正直又医术颇高,同事都很尊敬她,病人也都爱戴她,不惜万里求医,而这所有的一切却因为一个病人改变了。

那天,陈晓兰正在工作,突然有一个病人跑过来对她说:“陈医生,你能不能不给我打那个‘激光针’。我打了会哆嗦。”会哆嗦?难道是输液反应?陈晓兰慌忙跑去看,她看到了一种名为“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的输液配套器械,仪器上有一行小字“ZWG-B2型”,她知道ZWG这是“紫外光”3个字的拼音缩写而不是什么激光,于是她拦住了要打针的病人说,这不是什么激光,而是紫外光。

让陈晓兰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句话,第二天她就遭到了院领导的质问:“谁说光量子不是激光,这是上海医科大学陆应石教授发明的,你比陆应石教授还厉害?”陈晓兰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从此她开始研究“光量子”,经过研究她发现,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是把给病人输液的液体充氧后经仪器中发出的“激光”照射后再输入体内。可是药物是要防氧化并避光的,怎么能进行充氧和光照呢?陈晓兰迷惑了,她给上海一些有名望的医生打电话,询问药物是否可以用紫外光照射,但是大多数医生都说不行。于是陈晓兰便自己买来药水,借用“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进行模拟试验.结果令她大吃一惊,原来经过光量子充氧的药水,竟然生成了絮状物!

陈晓兰拍案而起,病人的血管又不是下水道,把这种东西输进去,让它怎么出来呢?她愤怒了!这时她母亲也已经托人打听到,那位“陆应石教授”纯属子虚乌有。陈晓兰难以置信,亲自跑到上海医科大学人事处查询,但工作人员明确地告诉她,该校包括附属医院在内的一万多名职工中.根本没有陆应石这个人。而医院对陈晓兰的反映不作理会,“谁反对光量子谁下岗”。

陈晓兰犹豫了,但一想到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死于药物中毒,她就没办法心安理得继续坐在医院里。她开始一家家走访那些打过“激光针”的病人。在受调查的23位接受过“光量子”治疗的病人中,有9位死于肾功能衰竭和肺栓塞。于是陈晓兰找到区委和卫生局反映情况,从此踏上了10年揭露假劣医疗器械之路。

为了举报假劣医疗器械。10年来陈晓兰在京沪线上往返了40多次,为了省钱,她尽量坐慢车。过去她是个衣着讲究,饮食精细的人,而现在她能啃黄瓜吃包子度日,没钱的时候,甚至连3元钱的澡都洗不起。她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贴上了自己的健康,而她的行为却让一个又一个不法医疗器械企业及医院被依法查处。

曾经有人提出要为她募捐,资助她经费,她全部回绝了。“一旦拿了钱,即使你把这些钱全部用到正道上,也会有人说你别有所图。我不拿,我就行得正。”20xx年10月,以陈晓兰为题材的报告文学《天使在战斗》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们全票通过。20xx年12月2日她被评选为“20xx年十大法制新闻人物”,20xx年12月30日,她又成为了20xx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

曾有人这样评价陈晓兰:她不是佛,却以一己之力普度着众生,她不是菩萨,却时时关心着天下黎民百姓,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却挑起了维护医疗纯洁的大任。而陈晓兰却说:“如果不是走上了这条路,我现在也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但我是医生,我在和生命打交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刚进入大学,不,确切的说是高考填报志愿当时,我就决心:做一个外科医生。进入大学,搞清楚图书馆确切位置后,就频繁光顾于外科专区,大肆翻阅名著。曾一度着迷于吴阶平院士为≤黄家驷外科学≥写的序言——“外科医生的成长”,我欣喜若狂,研读已不能满足我对此的厚爱,买来精装笔记本,用我尽可能工整的字迹整篇一字不漏的刻在笔记本上。这样我可以放声朗读、背诵于操场、花园。(甚至在医院的日子里,每星期天都要在楼顶研读这个序言,评审一周来的得与失、对与错)

医生,特别是一个外科医生,职业生涯的开始当然是解剖,追求与兴趣让我成为课堂、标本室、宿舍、班级、年级的一位解剖神人,为求优化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我再三恳求教研室接受我加入尸体标本制作。这样,我每于课余时间就奔波于尸体房与图书馆,一连三年,圆满完成整体标本制作,动手能力大有提高。

外科临床的基础被定为打结、剪线、洗手、戴手套、穿无菌衣等,我都勤加练习。每晚都会在大砪趾上练习打结,走路就空打。我尽所能一分钟打60个,但听说世界纪录是200个,真真不敢想;??轮到我实习,因所学专业,限制我在外科实习的时间。为此,我狠心报考复旦普外科研究生,开始我的考研生涯,一连7个月,兢兢业业。但很是不幸,在最后的20天里,因为体力透支,外加缺乏症状的感冒而乏力,眩晕1次(这经一附院神经内科医生诊断为梅尼埃综合症),那种无助使我那根崩到极点的心弦终于断了,再也没有办

法接上去。(现在后悔谈不上,但这永远成为我人生的败笔,因为放弃了进取,虽然找到了很多理由。希望他能成为我的前车之鉴)

我于08年腊月23到我院参加入院考试,24通知我体检签协议。因当时对二院周围环境不能苟同,没有报到。随后托人打听我们县医院,且不说好坏,硬要2万元黑心钱,当下就誓言我这辈子也不会加入这样的团队。南阳,除专医院、南召县医院我都去应聘,但父亲希望我留在南阳,我接受二院,进门就暗誓:如果再让我干儿科,我马上就走人。(其实我挺喜欢儿科,但是我更喜欢外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只有舍弃,后转化为憎恨)。

我转2个科室就因“甲流”被指令到儿二科工作,太突然了,我的父母还没有从喜悦与减负中醒来。在南阳这个汪洋大海中我这个海底的幼虾有怎能泛起波浪?。忍耐、等待、追求。

到儿二科的第一天主任你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好好,让我们一起为卫生事业做出贡献,共度难关。给我的作息制度是:八点上班,每早提前30分钟,至少10分钟,行政班没特殊事情,也来上班。随后给我的忠告:心胸要大,搞好团结(当时我真不理解那么多事情偏偏讲这个,现在我才稍稍感触到,科室什么事情都容易做,唯独这个,有难度)。对我负责人的劝告:多个兴趣,多个出路,优化发展。“做出贡献,共度难关”让我暂搁怨恨,当天下午就到科室翻看病例。在接下来的生活与学习中,是你的敬业、奉献、辛苦、求知、包容、赞同、言笑、信任、关心,出奇的让我放下了5年的追求、半年来的抱怨,安心于工作。接受你跟我的一次又一次的恩惠:“甲低”

识别后的肯定;基础知识扎实的大肆表扬;两张澡票的褒奖;病历书写详实的嘉奖;管理病号的机会;氯派斯丁片,剂量过大的谅解;获奖病历的名与利;宣传委员的担任;对我生活上细致入微的关照;??。想想,到医院至今,我拥有的基本都是你和二院给我的,不是你,我现在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想什么、干什么、成什么样子?但肯定不如现在。

主任,在你到山东学习期间,有个麻烦病号(只是表达我内心的感触才借用下面的事件,我绝对没有贬低和憎恨,也没有这个习惯和权利):孙老师夜班因事,替他夜班收了一2个月大男婴,毛支,精神差,告病重,痰多,基本守他一夜。次晨项老师一到,我马上交班。第二天查房,患儿痰堵青紫,为求安全,转重症监护。当晚项老师打电话:“说了,值班时把握不住病情让到儿一科,你就逞能,病号爸今晚就给我打电话,明天咱两个到医务科与家属见面”。我们完全失去处理此事的方寸,接下来几天真别扭。当时我就想,主任你回来我就得救了。这之后吧,想想:1.项老师有时情绪化重了点,直率,说过就好了,2.主任让我干这个角色,我总不至于连这个都做不好并给以为难。

那天因为团委聚会,自控能力差,再次喝醉。还没有从饮酒误工伤身的自责中醒来,又接着出现个急性阑尾炎!疼痛驱使我轻率地决定做这个小手术,但之后持续禁食、限食、疼痛,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远离父母,住院费,误工费,这些问题随之而来,术前若想到这些也许会慎重点。又一次,是你给我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细

致入微,加之科室所有人员对我的热情,院领导的关怀,我开始完全接受现实、接受儿科。施恩者无心求报,报恩者无以为报。也许当前只能以做好业务来感恩。

与你交谈和生活中,留下这种印象:心高气远。其实不那样,既然选择县级医院,我知道是什么情形,只是我当时根本没有选择儿科。儿科累、高风险,正说明她的不简单,既然病房都是发热咳嗽这种小儿科,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抱怨,这里面肯定有欠缺,不是专业上就是人文社会上。吴阶平院士这样评价医学——是科学也是艺术。主任对这个艺术应该体会深得多,我佩服项老师的科学精神,但我也绝不排斥曾老师的沟通艺术。

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进取,永记感恩,不敢说将会成功,但肯定不会错。

在《一个医生的故事》这本书中,著名医学教授郎景和回归了一个医生的本真立场,写下了从医五十年间,凝结在岁月里难以忘却的点滴小事。年轻时在乡下给牛接生的奇特经历,帮助产妇分娩时突逢地震的惊险场面,主治的小女孩面临死亡却只怕家人伤心的感伤故事……作为妇产科医生,他在迎接无数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生命逝去的悲切与哀痛。他以“医者的仁心”见证着一幕幕震撼人心的人生悲喜剧,也在穿梭于手术台与病房的间隙中,生发出了关于生命与哲学的万千思考。

本书作者是我国资深医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为医学家、作家、科学作家三栖于一身。一手拿解剖刀,根除病魔毒瘤;一手握犀利笔,点画真假美丑。在从医中,将仁术、技术和艺术结成一体;在为文中,将人学、科学和哲学融汇贯通。擅长撰散文写小品,犹如善手术解疑难。

郎景和教授在《医者思》一文中讲本书中“有些篇章像讲故事,有些似乎不是故事,像杂感、随笔、散文,或者都不是,只是发点议论。”“虽然叫‘故事’,实则是向自然、向医、向大师顶礼膜拜,而低吟沉思。”这是对于本书主题的自我概括。在文字中,一位老者却能用一种开诚布公的姿态来讲自己的故事,解剖自己的思想,不做作,不躲闪,达到了这种举重若轻的境界。

读郎景和教授的文字时,始终有种特别亲切的感觉,从头至尾,他不讲大道理,甚至很少掰扯专业名词,更多地去书写自己的心路历程。他的文字常常有一种画面感,能引发读者颇多共鸣。郎教授所描述的手术室光景:在手术台上,要注意“台风”,“因为手术台是外科医生的主要战场,是‘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这样的描写可谓酣畅淋漓;“手术的过程和信念不无诗情画意,如经历一台艰苦的手术,境遇和心情简直完全可以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

郎景和教授所写的那些有关同事特别是前辈的文字,虽平实但着实动人。郎景和教授对宋鸿钊大夫、吴保桢大夫这两位前辈怀着深情,屡屡在书中写下与他们的点滴回忆。两位他的老师言传身教,传承的精神让他难忘。郎教授很是谦虚,他形容宋大夫“谦谦君子、宽厚长者”,而吴大夫“多情趣、善调侃”,自己则自谦“平庸、中庸”。无论在故事里还是在现实中,代代传承,师徒情深,从来都不过时。“没有了吴大夫,这世上少了多少风趣乐事;没有了宋大夫,我的左手,以前经常搀扶他,现在竟然显得空落落……”,一位医者的深情跃然纸上,不免让人动容。

而读《三十多年未辍的贺年片》、《我收下了病人给我缝制的鞋垫》、《一封感人的留言》等故事,我们能分享郎大夫作为普通医生的欣慰和成就感,还能感受到浓浓的医患之情。在《一封感人的留言》中,那位有多器官疾病但需要手术、多地求医无果的患者在术前给亲友留言说,她把生命托付给白衣天使,生死一瞬,顺其自然。即使不成功,她还是要感谢大夫!世界很大,人物万千,但无论是医生还是公众,都希望医生和患者能有更多信任,共同应对敌人——疾病。

《医生“三趣”》、《医生“三重境界”》、《四个敬畏》、《通、近、达》、《上台易,下台难》、《外科“三忌”》、《外科医生的“台风”》、《医生,请去看病人》等故事或文字,没有任何枯燥说教的痕迹,是郎大夫用毕生所学、所行、所思,向我们后辈传授从医、处世、为人之道。郎大夫多次告诫我们,成熟的外科大夫要有明智的策略,要清楚如何上台和下台,如何应对意外和险情,甚至何时适可而止!他说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的作风是医生素养、品格、个性、技术和经验的综合体现,需要“睿智、机敏,沉稳、练达,谦和、协作,言传、身教”。

在书的《后记》中,郎教授说:医生要善于讲故事。其一,会讲故事,才能与病人很好地交流,是体恤、关爱病人,是调查、研究病情,是医学人文观念的体现。其二,会讲故事,便于进行科普宣传,把深奥、艰涩的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又打动人心的故事语言讲给大众与患者,是科普观念的体现。是的,对于我等后辈而言,与其说郎教授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是在教我们“如何讲故事,如何当医生”。

最后,我们能从这近150篇带有温度的故事中分享到大师的睿智与宽厚、严谨与科学,感受医者的仁心与仁术、喜悦与无奈;理解医学的神圣和莫测、现状与局限……诚如郎教授所言:坦诚换来理解,严谨换来信任,医患交流是交心。这些故事教育为医者需要才、知、德三足鼎立;要修炼得意、得气、得道三重境界;要敬畏生命、敬畏病人、敬畏医学、敬畏自然;要用听诊器把自己和病人连接起来;要体会“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

现在的我,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宇宙医生。每一天都有很多星球找我治病。

现在已经是深夜11点了,屋里静悄悄的。突然,传来了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我打开门,门外迎来了一位陌生的星球。

“医生,我————我得了病,浑身上下都不舒服。我是地球。”

“啊!”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冒着黑烟,流着污水的星球就是以前那个美丽的星球。我赶紧帮她把臭氧层先补好,另外,给他开了一些药。我再三嘱咐她:“回去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第二天,很多星球都来找我治病,他们不知道得了什么怪病。等病人都走后,我找到了月球,她说这些星球都是一个很黑很脏的星球传染的。我听了月球的描述,很快想到了传染众星球怪病的罪魁祸首就是地球。

第三天,地球一大清早就来了,她的病越来越严重,已经深入内脏了。

“你是怎么搞的?”她什么也没说,眼神里流露出难堪的神情,默默地走了。此后几天,她再也没有来过。

一星期后的一个深夜,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地球来了。

“医生,这该怎么办呐?都怪我的孩子。”地球说“人类自从科技发达,生活富裕了,就不再管自然环境了,到处排放污水、废气,砍伐树木,让我变成了这样。哎---”

听了地球的话,我感慨万千,我真想好好地提醒人类,地球只有一个,要保护自己生活的地球。

至于地球以后变成什么样,也许只有人类自己知道。

文章分享结束,施恩医院和为什么古代没有医院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关键字:今天 大家 解答 关于 

    看看以下问答是否对您有帮助

    更多>
    问:4个月宝宝腹泻,4个月宝宝腹泻怎么办
    答: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施恩医院,为什么古代没有医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给自己施恩,成熟而不世故(下)1、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果以平等互利的方式来解决都是可以化解的。但是,如果矛盾涉及到了原则性

    问:猪皮面膜(猪皮面膜有什么功效)
    答: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施恩医院,为什么古代没有医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给自己施恩,成熟而不世故(下)1、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果以平等互利的方式来解决都是可以化解的。但是,如果矛盾涉及到了原则性

    问:地中海贫血的症状 地中海贫血有些什么症状
    答: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施恩医院,为什么古代没有医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给自己施恩,成熟而不世故(下)1、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果以平等互利的方式来解决都是可以化解的。但是,如果矛盾涉及到了原则性

    问:果粒橙还能喝吗(喝果粒橙好吗)
    答: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施恩医院,为什么古代没有医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给自己施恩,成熟而不世故(下)1、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果以平等互利的方式来解决都是可以化解的。但是,如果矛盾涉及到了原则性

    问:五谷道场方便面热量(吃五谷道场方便面能不能减肥我很喜欢吃.)
    答: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施恩医院,为什么古代没有医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给自己施恩,成熟而不世故(下)1、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果以平等互利的方式来解决都是可以化解的。但是,如果矛盾涉及到了原则性

    蘑菇宝贝网QQ交流群

    1061386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蘑菇宝贝网|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3010308号-4 © 2018-2021 www.mogubaby.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