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蘑菇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宝贝首页>育儿问答 >他们的儿歌(小鸟在前面带路)

他们的儿歌(小鸟在前面带路)

2024-02-02 21:40:17育儿问答
大家好,关于他们的儿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小鸟在前面带路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一、动物儿歌课文原文《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

大家好,关于他们的儿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小鸟在前面带路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动物儿歌课文原文

《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动物儿歌课文原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动物儿歌》是一首用画一样的语言描绘小动物在夏天快乐景象的、充满了童趣的儿歌。课文插图色彩丰富,语言趣味盎然,是学生喜爱的课文。课文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适合引导学生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图画,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课文还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用多样、有趣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此外,儿歌的诗句工整,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学习儿歌语言的同时进行再创作,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落实语音文字运用。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一些特性,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这有利于对儿歌内容的理解。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规范地学习和运用,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教学目标:

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3、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儿歌。教学难点:理解字词的意思。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动物的图片教学流程

1、师: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夏天就要到了,让我们去看看(出示多媒体课件)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有哪些动物朋友呀?(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

2、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小动物吗?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它们分别喜欢做什么?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一位小诗人也跟你们一样仔细观察,把这些小动物的活动写成了一首儿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动物儿歌》。(板书课题)

1、同学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读?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

学生1: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2: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2、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大家读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书。

(1)哪些同学读完了,快快打个胜利的手势。这些字你们认识吗?教师出示“迷藏蝴蝶花间捉迷藏。(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再出示“造蚯蚓土里造宫殿”“食粮蚂蚁地上运食粮。”(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网结网蜘蛛房前结网忙。”(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咱们班有小画家吗?谁能到黑板上简单地为我们画张蜘蛛网?一名学生上台画。

教师在图画上写“网”,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子就像是小蜘蛛。教师:你还知道什么网?

学生纷纷说:球网铁丝网电网渔网上网

(2)我们大家一起合作来读读儿歌,一组读一行,怎么样。听的同学们要注意,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

这么多同学还想再读读,这次请小组里一人读一句。

3、还有这么多的同学都想读,这次我们这样试一试。先齐读儿歌,然后在儿歌中找一找这些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等你同桌的小伙伴也画完了,把你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读给小伙伴听,不认识的你可以问问他。

预设:学生:我画出了蜻蜓蝴蝶蜘蛛蚯蚓蚂蚁蝌蚪

(2)谁和他画的一样呀?聪明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呼唤这些小动物,把它们请出来吧!学生齐读。

4、小动物们从儿歌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出示课件)(1)注意看屏幕,谁能带着大家读读这些词?(图画、拼音、词语全部出示)一名同学读词语,其他同学跟着读。男生、女生比赛读。

(2)小动物们回家了,还能读出他们的名字吗?(去掉图画)愿意读的一起读。(3)拼音不见了,还认识吗?

5、谁全认识了?全认识的同学请起立,我们大声读一读。

6、同学们的字音读得真准,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礼物。你们收到什么礼物了?(小动物的照片和名字)我们让照片、名字手拉手,成为好朋友吧。大家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教师示范:“嘿嘿,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我们的名字叫:蝴蝶”??

12名学生分别上台做找朋友的游戏,其他同学一边拍手一边读词语。

1、(根据黑板上展示的小动物名字)

同学们,快快睁大你的眼睛,注意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都有虫字旁。 2、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1)引导发现形旁: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与这些字有关系吗?预设:

学生1:这些字都是小动物的名字。学生2:这些字都是虫子。是昆虫。

学生3:小动物中有的是昆虫,有的不是昆虫。

(2)引导发现声旁:“蚂”这个字念什么?[遮住虫]读什么?学生:蚂蚁的蚂,右边念马,加上虫字旁也念马。这个“马”字在“蚂蚁”的“蚂”中表示什么?学生:表示读音。

3、小结:像这样,在一个字当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音,这

样的字叫——形声字。一起说:形声字。在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些字。

1、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形声字,我们还要一起写写形声字呢。(课件出示“迷、造、运”字)

范书:讲解要求。在写这三个字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把笔顺写正确。

2、迷:这个字念什么?伸出小手我们写一写。我们再看看这个字的两个部分,你们认识吗?伸出你的小手,我们来写写这个字。学生书空。接着指导“造、运”

3、提醒写字的要求:写字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争取把字写正确、写漂亮。这些要求你都做到了,就会得到小红花。

4、播放古筝轻音乐,学生在音乐中书写。描红。仿写。

5、评价:有很多同学得到了小红花。相信你们平时多练习,一定会写得更漂亮。

1、今天我们和这么多小动物交了朋友,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呀?请你读一读你最喜欢的这种小动物的活动,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演一演。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

同学自己练习读书,再读给同桌听。齐读。指名读。

2、哪些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呀?

分别请了六位同学朗读儿歌,其他学生评议。

3、除了今天我们认识的小动物,你还对哪些动物有了解呀?你们能不能学着儿歌中的句子,说说这种动物的活动?比如,什么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学生1:白兔地上蹦蹦跳。学生2:小猫房前喵喵叫。学生3:小狗屋里汪汪叫。学生4:大象河边在洗澡。

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写成了,今天你们也成了一位小诗人,高兴吗?下面,让我们再回顾一下这节课学过的内容。(课件出示)

1、课下,把自己创作的句子在儿歌后面写下来,还可以把你写的儿歌给老师或家长看看。

2、课下我们还可以观察儿歌中的小动物,或者搜集一些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材料,来丰富我们的知识。

二、儿童歌曲***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的歌名是什么

1、亲爱的叔叔阿姨们同我们一起过呀

2、白杨树哗啦啦地响它们同美丽的小鸟

3、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跳啊跳啊跳啊

4、感谢亲爱的祖国让我们自由地成长

5、我们像小鸟一样等身上的羽毛长得丰满

6、就勇敢地向着高空去飞翔飞向我们的理想

7、亲爱的叔叔阿姨们同我们一起过呀

8、快乐的节日的歌词是由著名的作家管桦的代表作,谱曲有李群所做,是一首欢快励志的儿童歌曲,在广大少年儿童中传唱!时下,中央电视台每年的“六·一”晚会又以“快乐的节日”命名。

9、这首传唱了几十年而不衰的优秀儿童歌曲。1953年,管桦和李群对新中国的少年儿童能在和平环境里幸福成长,感到十分欣慰。特别是节假日里,孩子们穿上漂亮的衣裙,胸前飘着红领巾,在公园里欢笑奔跑的形象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0、为此,他们写了《快乐的节日》,作为“六一”儿童节的祝贺。这首歌用充满想象力的儿童语言,欢快流畅的旋律,唱出了孩子们活泼的性格和快乐的心情,极具儿童情趣。它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首唱后,赢得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喜爱。

11、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曾用名愚公后人,河北省丰润县三女河乡女过庄人,作家、诗人、画家。中共党员。

12、1922年1月9日,管桦出生在丰润区女过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小学读书,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在冀东抗日部队作宣传干事。曾入华北联合大学中文系学习,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3、1942年毕业后到冀东区党委机关报救国报社任随军记者和冀东军区政治部尖兵剧社工作。后曾任军区政治部尖兵剧社文艺队副队长、队长,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副团长,东北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员,中央乐团创作员,北京市作家协会驻会作家。

14、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与人合写了讽刺剧《蒋敌伪合流》、《国军现行记》颇受群众欢迎。话剧《胜利归来》曾受到所在部队的嘉奖,并记大功。

15、抗美援朝时,到朝鲜前线访问,回国后与人合作写成《五虎山故事大合唱》,作品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世界音乐作品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期间还完成了优秀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16、1957年,他响应中央作家下乡安家落户用作品反映现实农村生活和抗日战争的中短篇小说《三只火把》、《葛梅》、《辛俊地》等,并访问了包括共产党和原国民将领在内的许许多多的人物,为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17、1963年,管桦调北京市作家协会工作。从1970年起动手写作长篇小说《将军河》,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数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部视野开阔、规模宏大的文学巨著。《将军河》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华北将军河地区军民团结抗日的历史画卷。

18、小说以一系列紧张、曲折、惊险的情节,展示了人类社会善与恶的厮杀、文明与野蛮的苦斗,还有对人生的深刻思索、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对命运的奋力抗争,富有华北地区浓郁的生活气息。

三、这首童谣的谜底是什么!

大家看看原版的故事吧(有点长),本来不是兔子,是虾子。看了就知道恐怖不恐怖

大虾子病了,二虾子瞧,三虾子买药,四虾子熬,五虾子死了,六虾子哀,六虾子坐在地上哭起来,七虾子问他为什么哭?六虾子说,五虾子一去不回来!

这首童谣是民俗学家司马子鉴从岳家村回城的路上听到的。

那天,他们的车刚经过一个山道,突然发现前面发生了滑坡,从山上冲下的泥土和石头把公路截断了。山路狭窄,掉头回去,也不可能,看来只有堵在这里,等待清障的工程人员疏通了公路才能回去了。

司马子鉴和杨乐乐在车上闷得心慌,便下了车,走到路边透透风。

这是一条盘曲的山路。路边有几个五六岁的小孩正在玩耍,他们一边玩,嘴里一边唱着这首童谣。

司马子鉴听到这首童谣,突然来了兴趣。他想起自己正在收集各地的童谣,准备编一本童谣集,便让杨乐乐去车上拿来录音笔,将童谣录了下来。

“这真是一首奇怪的童谣,”听着童谣,司马子鉴的眉头慢慢皱起来,他转身问杨乐乐:“为什么生病的是大虾子,却是五虾子死了呢?这似乎不太符合逻辑啊。”

见司马子鉴一脸认真,杨乐乐差点笑起来:“我小时候还唱过‘小老鼠上灯台’呢,难道小老鼠真的会叫奶奶?这不过是小孩子们用来练习数数的童谣罢了。”

司马子鉴摇了摇头,并不同意杨乐乐的看法:“我了解中国的文化。很多童谣看起来平淡无奇,其实也有来历,至少跟当地的民风民俗有一定的关系。”

司马子鉴从几个小孩那里得知,这里距离一个叫槐树村的村子不远。他决定和杨乐乐去村子里看看,希望找到一些有趣的东西。见有客人要去村里,几个小孩叫喊着往村里跑去。

车沿着山路,拐了一个弯,便看到一个村子。这个村子有几十户人家,房屋全都散落在附近的山坡上。听说来了个外国人,许多村民都围了过来。司马子鉴便向他们询问起这首童谣。

很快,他发现,这里很多年轻人小时候都唱过这首童谣。可是年龄大一些的人小时候却没有听说过这首童谣,而且也不知道这首童谣是从哪里传来的,只是觉得,似乎在突然之间,很多孩子都会唱了。从时间上推算,这首童谣在本地只有三十来年历史。在如此封闭的村子里,当时的孩子们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司马子鉴打开电脑搜索,发现其他地方并没有关于这首童谣的记载。这首童谣像是从天上掉到槐树村来的!

司马子鉴正在琢磨。这时候,有人叫道:“村主任来了!”司马子鉴转身一看,来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汉子。村主任得知司马子鉴是调查民俗的专家后,非常高兴,一再邀请他们在村子里多住几天。这时传来消息,公路一时还无法修通。司马子鉴就决定暂时留在村子里,等路修通了再回城。

在村主任家吃过晚饭,村主任安排司马子鉴和杨乐乐在两间空房住下。

整理好床铺,司马子鉴来到杨乐乐的房间,让她根据录音将童谣记录到文档中。杨乐乐刚输入完,司马子鉴突然“啊”的一声大叫起来!杨乐乐吓了一跳,忙问道:“怎么了?”此时司马子鉴不知道是因为惊恐还是兴奋,脸色一下变得通红。他指着电脑上杨乐乐刚刚输入的童谣,颤声问道:“你看,这首童谣现在像什么?”杨乐乐朝屏幕看去,只见文档上的那首童谣每句一行,居中对齐地排列着。

“像什么?”杨乐乐还是不明白。

“墓碑!”司马子鉴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解释,“这里是碑顶,这里是碑身,这里是墓碑的基座!”听司马子鉴这么一说,杨乐乐果然发现屏幕上那首童谣的外形的确像一座屹立在白纸上的墓碑!

此时,司马子鉴眼睛一亮,又发现了什么:“你看,在这座‘墓碑’上,最中间的部分正好是‘五虾子死了’这句,说明……”没等司马子鉴说完,杨乐乐接过话道:“说明这个‘墓碑’是为童谣中死去的这个‘五虾子’立的!”

“对!”司马子鉴赞许地点点头,“墓碑的作用就是告诉别人这里埋藏的是谁,而这首童谣其实就是‘五虾子’的墓碑!要揭开这首童谣的秘密,关键就要知道童谣里这个死去的‘五虾子’是谁!”杨乐乐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山村寂静的夜晚突然变得有些阴森和恐怖。杨乐乐再也不敢一个人睡了,说什么也要司马子鉴陪她。司马子鉴只好在杨乐乐的房间和衣坐到天亮。

他们的儿歌(小鸟在前面带路)

第二天一早,司马子鉴用铅笔将童谣排列显示出的“墓碑”外形勾画下来,拿去找村主任。没想到村主任告诉他,村里的山民死了后很少用墓碑的。他怕司马子鉴不相信,还找来两个村民陪着司马子鉴到山上找了一圈,果然没有发现一个墓碑。

这让司马子鉴对自己昨晚的推测产生了怀疑:难道真是自己大惊小怪,这不过是一首普通的童谣?

司马子鉴回到村里,杨乐乐正和网友聊天。她见司马子鉴站在身后看着自己,立即打了个“886”下了线。司马子鉴脑袋里突然像一道闪电划过,他一把夺过电脑,飞快地敲下了一串数字。

杨乐乐吓了一跳,伸过头,见司马子鉴在电脑上写下的是:5、4、5、4、5、4、10、9、4、8。

“这是什么意思?”杨乐乐问道。

“字数,每一行的字数!”司马子鉴指着电脑说,“你看,这首童谣每一行的字数连起来就是这串数字!”

杨乐乐数了数童谣里每一行的字数,果然和司马子鉴写下的那串数字吻合。不过,她依然不明白:“可这又说明什么呢?”

“谐音!”司马子鉴因为激动,呼吸都有些急促了,“‘5’就是‘我’,‘4’就是‘死’,这串数字连起来就是……”没等他的话说完,杨乐乐一下子明白了,脱口而出:“我死,我死,我死,死就死吧!”

杨乐乐的话音一落,屋子里一下变得死一般寂静。司马子鉴发现杨乐乐已一脸惊恐,而他也感觉一股冷汗从脊背冒了出来!

片刻后,司马子鉴打破沉默,低声分析说:“从这句话看,童谣的作者就是这个死了的‘五虾子’,而且他知道自己会死,所以才说‘死就死吧’!”

司马子鉴的话提醒了杨乐乐,她接着说道:“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找不到死者的墓碑。因为死者料定自己死后不会有墓碑,才编了这首童谣来给自己立一个墓碑!”

“对!”司马子鉴点点头,“他不但没有墓碑,说不定连坟墓也没有。而且,他很可能已经猜到,自己死亡的真相也会被掩埋,所以才写下这首童谣,告诉我们一些他不愿被人知道的秘密!”

这首童谣里竟隐藏着一个秘密?杨乐乐觉得不可思议,但司马子鉴的分析似乎也有道理。“可是,这山里的村民,别说将一个秘密藏在童谣里,恐怕就连最普通的童谣,他们也编不出来吧?”杨乐乐问道。

司马子鉴微微点了点头,这也是他一直想不通的地方。他又轻声将童谣读了几遍,然后望着窗外沉思。

不知道过了多久,司马子鉴突然站起身来,跑出屋外,向院子里玩耍的几个小孩问道:“小朋友,你们这里的河在什么地方?”领头的小孩答道:“叔叔,我们这里没有河。水都是从水井里挑的。”孩子的话刚讲完,司马子鉴立即转身回到屋里,一脸兴奋地说:“虾子!虾子!这首童谣里的‘虾子’有问题!”

“什么问题?”杨乐乐起身问道。

司马子鉴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这才解释道:“这里没有河,自然就没有‘虾子’。可童谣里怎么会出现这种大家都没见到过的东西呢?他们应该编老虎、编狐狸、编兔子啊,就算编狗、编猫也不会编一个‘虾子’啊!这说明‘虾子’这个词一定是有深意的!”

听司马子鉴这么一说,杨乐乐也连连点头:“对!儿歌、童谣里还真的没有见过有唱虾子的。我就说这童谣怎么这么别扭,原来问题是在这里!”

“可‘虾子’是什么意思呢?”杨乐乐想不通。

司马子鉴似乎早已想到了,他拿起铅笔,在桌上的白纸上写下了四个大字“下乡知青”,接着又分别在“下”字和“知”字上各画了一个圈,然后才说道:“‘虾子’是‘下’和‘知’的谐音,会不会是指‘下乡知青’呢?”

杨乐乐一下醒悟过来,如果这首童谣是下乡知青写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知青有文化,能编出这样的童谣不足为奇;而童谣出现的时间是三十来年,那时也正好是知青们下乡的年代。而这童谣里隐藏的秘密很可能就是关于七个知青的故事!

俩人觉得一下子接近了童谣的谜底。

司马子鉴很快找到村主任。村主任证实,三十多年前,村里确实来过知青,不过,却不是司马子鉴猜测的七个,而是只有六个。

村主任的回答让司马子鉴有些失望,怎么会是六个呢?这首童谣里说了七只“虾子”,如果自己的推理是正确的,应该有七个知青才对啊!

村主任见司马子鉴对自己的回答有怀疑,便说道:“知青下乡那会儿的生产队长可能更了解情况,我让他给你们说说吧。”

不一会儿,村主任便领来了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村主任介绍说,这就是三十年前槐树村的生产队长朱大江。司马子鉴说明自己询问知青人数的原因后,朱大江沉思半晌,肯定地告诉大家,村主任说得没错,当初本村的确就只有四男两女,一共六个知青。

“这些知青现在都回城了吗?”司马子鉴仍然不死心。

“只有三个回了城。”没等朱大江回答,村主任已经回答了。

司马子鉴很奇怪:“那还有三个人呢?”村主任扳着指头答道:“剩下的三个人中,有两个留在村里安了家,还有一个……”说到这里,村主任看了看朱大江,然后长叹一声,“还有一个……叫吴建伟,他,他在知青回城以前盗窃了生产队的物资,跑掉了。也许是自己溜回了城,也许是跑到了别的地方,总之再没有他的消息。当年,老队长还因为他的事情受了处分……”

“别说了!”朱大江一声叹息,打断了村主任,“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还提它干吗!”说罢,便闷头抽起烟来。

听说还有两个知青留在了这里,司马子鉴就打算去拜访他们。

村主任说,留下来的两个知青一个叫陈海,一个叫刘东。都是因为和本村的姑娘结了婚,便没有回城,在这里安家住了下来。两个人中,陈海家在山腰,距离这里最近,可以先去找他。

跟着村主任,司马子鉴俩人很快来到了山腰的陈海家。敲开房门,陈海的家人告诉村长,陈海每天下午都会到前山的石崖子采草药,估计现在也在那里。

村主任带着他们又折回去,朝前山的石崖子走去。

石崖子是一个几十米高的悬崖。到了石崖子,村主任四处一望,却没见陈海的身影。他又扯着嗓子高声叫了一阵,仍然没有人答应。大家正准备回去,司马子鉴突然在草丛里发现了一根绳索。这根绳索的一头绑在山崖上的一棵大树上,一头朝山崖下边垂去。

“陈海一定是在下面!”村主任脱掉外衣,对司马子鉴说:“我下去看看吧!”说着,他拽了拽绳索,重新将它系紧,然后拽着绳索往山崖下滑去。看着村主任滑了下去,司马子鉴有些不放心,也跟着攀下山崖。

司马子鉴的脚还没有落地,便听到村主任叫起来:“坏了!陈海摔着了!”司马子鉴往下一望,只见身体下方的崖底,一个五十来岁的老汉正仰面躺在攀山绳下方的一块大石头上,村主任正扶着他大声叫唤。

司马子鉴手一松,赶紧滑到崖底,几步奔了过去。

石头上的老汉头已经摔破了,血流了一大摊,早已没有气了。他的双手紧紧握成拳头,似乎还在抓住绳子。他的后背还背着个背篓,但已经被压扁了,里面的草药倒了一地。看上去,他是在往上爬的途中,突然摔下去的。

村主任哭了一阵,告诉司马子鉴,这就是他们要找的陈海。

“这陈老头,采了几十年的草药,竟然栽在了这石崖上。”上到山崖后,村主任告诉司马子鉴,自己要回去通知陈海的家属来收尸。他问道:“你们是自己去找刘东,还是在这里等我去叫了人来,再陪你们……”一听要留在这里,杨乐乐就跳了起来:“我们还是自己去找吧!”

司马子鉴知道杨乐乐是怕这里刚死了人,他笑了笑,对村主任说:“你先忙你的,不用陪我们。只要告诉我们刘东家的位置,我们自己去找他。”

村主任告诉他们,刘东没有孩子,妻子前几年又患病过世了。刘东的腿脚不方便,很少出门。村里照顾他,安排他看果林,他家就在果林旁边。说着,村主任往不远处一个山头的果岭指了指。司马子鉴发现那个果岭看上去并不远,而且路也好走,便记下路线,带杨乐乐朝果岭走去。

山里的路,看着近,走着远。杨乐乐没一会儿就叫嚷走不动了,司马子鉴只好停下来。

司马子鉴刚刚坐到路边的石头上,杨乐乐突然大叫起来:“着火了!果岭着火了!”

司马子鉴抬头一看,只见远处的果岭果然冒起了一股浓烟,真的着火了!他顾不上杨乐乐了,站起来就朝果岭跑去。

当他气喘吁吁地跑到果岭时,司马子鉴发现着火的正是果岭上那所守林人的小屋!刘东的腿脚不方便,说不定现在还在里面!此时,大火已经蹿上了房顶,房梁似乎已经被烧断,房顶上的瓦片正劈劈啪啪地往下掉。

就在这时,屋子里传来一阵呻吟声。“不好!刘东还在里面!”

屋前有口水井,司马子鉴两下打起一桶水,往身上一浇,低头便往着火的屋子里奔去!

门从外面被扣上了,司马子鉴一脚把门踹开,冲了进去。屋子里浓烟弥漫,但司马子鉴一眼就看到有个男人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他不敢怠慢,连忙扑上去,忍住呛人的浓烟,把人往背上一背,冲了出来。

这时候,杨乐乐已经赶上来了。司马子鉴把人放在地上,杨乐乐连忙用地上的破碗盛来井水,喂那男子喝下。

这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左腿膝盖以下被截肢了。难道他就是刘东?只见瘸腿男子双目紧闭,头发已经被烧掉了大半,额头满是血,似乎是被落下的瓦片砸昏的。

冰凉的井水灌下去没多久,瘸腿男子的眼睛微微睁开了一些。看到他的嘴唇不停地哆嗦,司马子鉴知道他要说话,就俯身上前,问道:“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瘸腿男子没有回答,嘴唇又哆嗦了几下,断断续续地念道:“大虾子病了,二虾子瞧,三……三虾子买药,四虾子……熬,五虾子死了,死了……”一首童谣念完,瘸腿男子脑袋一歪,闭上了眼睛。

没过多久,村主任就带着村民拿着水桶、脸盆,叫喊着赶了过来。

原来,屋子一起烟,村里就有人看到了。只是离这里太远,赶到时,大火已经将屋子烧塌了。

村主任证实了司马子鉴的猜测,这个被烧死的瘸腿男子就是刘东!可他的房子为什么会突然着火?而且房门还从外面被扣上了,难道是有人放火吗?

村主任指挥村民们清理被烧毁的房屋,希望能发现些线索。

为了避免引起恐慌,司马子鉴没有提到刘东临死前念那首童谣的事。他隐隐觉得这场大火以及陈海的死都和那首神秘的童谣有关。他一直回忆这一天里发生的事情。一切都太巧了,自己正要找陈海了解童谣的情况,陈海就摔死了;正要找刘东,刘东又死了。他们不像是死于意外,可如果是有人要杀他们,会是谁呢?要找俩人的事情,只有村主任知道。可村主任一直和自己在一起,没有作案的时间。

但司马子鉴觉得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当年的七个知青之间一定发生过什么事情,而这一切都隐藏在那首神秘的童谣里

村民们抬着刘东的尸体往村委会走去。沈菲一边跟在大家后面慢慢走,一边回忆起三十年前的事来。她告诉司马子鉴,当年他们的确有六个知青在这里插队,其中她的丈夫潘大军年龄最大,陈海年龄排第二,刘东排在陈海后面,而她和另一个女知青的年龄最小。

听到这里,司马子鉴掏出笔记本飞快地写下沈菲提到的几个名字,又盯着沈菲问道:“当年是不是有一个知青失踪了?”司马子鉴发现沈菲的脸上突然跳过一丝不易觉察的触动,她沉默了片刻才轻声答道:“他叫吴建伟,是六个人中的老四,只比我大一点点。”说到这里,沈菲眼望前方,叹了口气,说:“他平时人挺好的,可谁也没料到,他竟然……”

“他偷了生产队物资后就失踪了?”司马子鉴问道。

沈菲点了点头:“这么多年,他的消息一点儿都没有。大家都说他一定是在逃跑的时候,摔下山崖摔死了。加上他的父母死在了牛棚里,没有一个亲人,自然没有人过问他到底去了哪里。那年头失踪的人也不少,谁又管得过来……”司马子鉴见她说到吴建伟时,神情越发幽怨,就隐隐猜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你当时在和吴建伟谈恋爱吧?”

沈菲被司马子鉴的提问吓了一跳,随即低下头,默默地点了点,过了许久才轻声说道:“吴建伟性格内向,爱好文学,还非常照顾我……”沈菲像是自言自语,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沈菲的话让司马子鉴眼睛一亮,一下想到了什么。他打开笔记本上记着童谣的那页,分别在“大虾子”、“五虾子”和“六虾子”的后面写上“潘大军”、“吴建伟”和“沈菲”三个名字,又划了两条线,把陈海和“三虾子”连起来,刘东和“四虾子”连起来。

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杨乐乐意识到司马子鉴已经发现了重要线索,她轻轻拽了拽司马子鉴,悄声问道:“这个沈菲就是童谣里的‘六虾子’?他丈夫潘大军是‘大虾子’?”

司马子鉴停下来,等沈菲走远,才肯定地点点头,解释道:“潘大军年龄最大,自然是‘大虾子’。而那个吴建伟,就是童谣中的‘五虾子’。他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又爱好文学,编这样一首童谣应该是不成问题。更主要的是,在童谣里,‘五虾子’死后,只有‘六虾子’为他悲哀哭泣。这‘六虾子’自然就是吴建伟的恋人——沈菲!”

“可是,沈菲不是说他们知青一共只有六个人,而且吴建伟从年龄上不是老四吗?怎么会是‘五虾子’呢?”杨乐乐虽然觉得司马子鉴的推测有一定道理,但还是想不明白。

司马子鉴的眉头皱了皱,答道:“为什么童谣里会多一个‘虾子’,我也猜不透。也许是因为吴建伟是利用自己姓氏的谐音,用‘五虾子’暗示‘姓吴的下乡知青’。”说到这里,司马子鉴的声音提高了,“而且,我敢肯定,童谣里第一句里面的‘病’指的是‘相思病’!”

杨乐乐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接着,在司马子鉴的讲述中,一个悲剧故事渐渐清晰起来。司马子鉴推测,当初吴建伟和沈菲悄悄谈恋爱,但潘大军也爱上了漂亮的沈菲,害上了相思病。潘大军要想得到沈菲,就必须想办法除掉吴建伟。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陈海和刘东充当了潘大军的帮凶,也就是童谣里面说的一个“买药”,一个“熬”,最后三人毒死了吴建伟,并且伪造成吴建伟盗窃生产队物资后潜逃的假象。在沈菲失去吴建伟后,潘大军自然趁虚而入,如愿以偿得到了沈菲。

“如果我的猜测正确,陈海和刘东都是当年吴建伟失踪事件的帮凶,今天他们两个的死……”

“是有人杀人灭口!”没等司马子鉴说完,杨乐乐已脱口而出,“潘大军的失踪和两个人的死不可能是巧合!”

此时,天已渐渐暗下来了。众人忙着在村委会搭灵堂,沈菲则在村子里四处寻找潘大军。村主任也叫来几个年轻的小伙子,打着火把一起帮忙寻找潘大军。

可直到天亮,找遍了整个山村,都没有发现潘大军的影子。司马子鉴心里越来越不安,联想到陈海和刘东的离奇死亡,他向村主任建议尽快报警,让警方介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寻找潘大军,还可以彻底查明陈海和刘东的死因。

村主任虽然认为司马子鉴的话有道理,但他觉得现在公路上发生了滑坡,路边又塞满了汽车,警察恐怕也不容易进来,因此,当务之急还是再组织村民到处找找。

司马子鉴累了一夜,早已支持不住,打算先去休息了。

他正要躺下,村主任突然闯进来,告诉司马子鉴,他们竟忘记了一个地方还没有去找过。村主任说的地方是以前生产队的仓库,也就是三十年前,知青吴建伟盗窃生产队物资的那个仓库。因为年代太久,这个坐落在村旁的树林里的仓库一直弃置,渐渐被村里人遗忘了。刚才是老队长朱大江提醒,村主任才想起还没有去那里看过。

村主任立即带着司马子鉴和沈菲等人赶到老仓库,那是个房顶都塌了大半的破房子,一看就知道已经废弃了许久。

仓库门没有上锁。村主任走到门前,推了推门,没想到门竟然像是从里面被抵住了。村主任把身子抵在门上使劲挤,好不容易才挤开一条缝。他正要往门里挤,突然一样东西挡在了他的面前。他抬头一看,“妈呀!”大叫一声,跌倒在地上。

大家跑上去,费力把门打开,这才发现,从里面将库门抵住的竟是一具悬挂在门框上的尸体!沈菲一见尸体,一声“大军”刚叫出口,便身子一晃,昏了过去。

司马子鉴知道这就是昨天失踪的潘大军无疑,此时,潘大军的脖子被一根旧麻绳吊在门框上,脚下不远处散落着几块红砖,身子早已僵硬了。看上去,他是用红砖垒在脚下,绳子挂在门框上,上吊自杀的。

移开尸体,司马子鉴走进仓库里,见就在潘大军上吊不远处的墙上,用红砖的砖屑歪歪斜斜地写着几行字。司马子鉴凑近一看,写的竟然就是那首奇怪的童谣:“大虾子病了,二虾子瞧……”这首童谣看上去是刚刚写上的,难道是潘大军在上吊之前写的?

可这首童谣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难道一切真如同自己猜测的那样,潘大军就是当年吴建伟失踪事件的真凶,他是为了灭口杀死了陈海和刘东?而他的自杀,是因为意识到这首童谣已经将自己的一切都暴露了,便只有一死了之?

关于他们的儿歌,小鸟在前面带路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字:关于 他们 儿歌 很多 

    看看以下问答是否对您有帮助

    更多>
    问:脊髓灰质炎糖丸服用注意事项
    答:

    大家好,关于他们的儿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小鸟在前面带路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一、动物儿歌课文原文《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

    问:蟑螂会咬人吗
    答:

    大家好,关于他们的儿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小鸟在前面带路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一、动物儿歌课文原文《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

    问:男人的精子有些哪成分
    答:

    大家好,关于他们的儿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小鸟在前面带路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一、动物儿歌课文原文《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

    问:白癫疯是怎么形成的
    答:

    大家好,关于他们的儿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小鸟在前面带路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一、动物儿歌课文原文《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

    问:喂奶期间不能吃什么
    答:

    大家好,关于他们的儿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小鸟在前面带路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一、动物儿歌课文原文《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

    蘑菇宝贝网QQ交流群

    1061386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蘑菇宝贝网|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3010308号-4 © 2018-2021 www.mogubaby.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联系我们